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
主要关注文件存储、应用文件、应用沙箱目录、分布式文件服务等

文件管理概述


在操作系统中,存在各种各样的数据,按数据结构可分为:
  • 结构化数据:能够用统一的数据模型加以描述的数据。常见的是各类数据库数据。在应用开发中,对结构化数据的开发活动隶属于数据管理模块
  • 非结构化数据:指数据结构不规则或不完整,没有预定义的数据结构/模型,不方便用数据库二维逻辑表来表现的数据。常见的是各类文件,如文档、图片、音频、视频等。在应用开发中,对非结构化数据的开发活动隶属于文件管理模块,将在下文展开介绍。
在文件管理模块中,按文件所有者的不同,有如下文件分类模型,其示意图如下面文件分类模型示意图:
  • 应用文件:文件所有者为应用,包括应用安装文件、应用资源文件、应用缓存文件等。
  • 用户文件:文件所有者为登录到该终端设备的用户,包括用户私有的图片、视频、音频、文档等。
  • 系统文件:与应用和用户无关的其他文件,包括公共库、设备文件、系统资源文件等。这类文件不需要开发者进行文件管理,本文不展开介绍。
文件系统管理的文件存储位置(数据源位置)的不同,有如下文件系统分类模型:
  • 本地文件系统:提供本地设备或外置存储设备(如U盘、移动硬盘)的文件访问能力。本地文件系统是最基本的文件系统,本文不展开介绍。
  • 分布式文件系统:提供跨设备的文件访问能力。所谓跨设备,指文件不一定存储在本地设备或外置存储设备,而是通过计算机网络与其他分布式设备相连。
图1 文件分类模型示意图
notion image
 

应用文件


应用文件概述

应用文件:文件所有者为应用,包括应用安装文件、应用资源文件、应用缓存文件等。
  • 设备上应用所使用及存储的数据,以文件、键值对、数据库等形式保存在一个应用专属的目录内。该专属目录我们称为“应用文件目录”,该目录下所有数据以不同的文件格式存放,这些文件即应用文件。
  • “应用文件目录”与一部分系统文件(应用运行必须使用的系统文件)所在的目录组成了一个集合,该集合称为“应用沙箱目录”,代表应用可见的所有目录范围。因此“应用文件目录”是在“应用沙箱目录”内的。
  • 系统文件及其目录对于应用是只读的;应用仅能保存文件到“应用文件目录”下,根据目录的使用规范和注意事项来选择将数据保存到不同的子目录中。
下文将详细介绍应用沙箱、应用文件目录、应用文件访问与管理、应用文件分享等相关内容。

应用沙箱目录

应用沙箱是一种以安全防护为目的的隔离机制避免数据受到恶意路径穿越访问。在这种沙箱的保护机制下,应用可见的目录范围即为“应用沙箱目录”。
  • 对于每个应用,系统会在内部存储空间映射出一个专属的“应用沙箱目录”,它是“应用文件目录”与一部分系统文件(应用运行必需的少量系统文件)所在的目录组成的集合。
  • 应用沙箱限制了应用可见的数据的最小范围。在“应用沙箱目录”中,应用仅能看到自己的应用文件以及少量的系统文件(应用运行必需的少量系统文件)。因此,本应用的文件也不为其他应用可见,从而保护了应用文件的安全
  • 应用可以在“应用文件目录”下保存和处理自己的应用文件;系统文件及其目录对于应用是只读的;而应用若需访问用户文件,则需要通过特定API同时经过用户的相应授权才能进行。
下图展示了应用沙箱下,应用可访问的文件范围和方式。

图1 应用沙箱文件访问关系图

notion image

应用沙箱目录与应用沙箱路径

在应用沙箱保护机制下,应用无法获知除自身应用文件目录之外的其他应用或用户的数据目录位置及存在。同时,所有应用的目录可见范围均经过权限隔离与文件路径挂载隔离,形成了独立的路径视图,屏蔽了实际物理路径:(如上图所示,应用进程被沙箱隔离在用户文件和大部分系统文件之外)
  • 如下图所示,在普通应用(也称三方应用)视角下,不仅可见的目录与文件数量限制到了最小范围,并且可见的目录与文件路径也与系统进程等其他进程看到的不同。我们将普通应用视角下看到的“应用沙箱目录”下某个文件或某个具体目录的路径,称为“应用沙箱路径”
  • 从实际物理路径推导物理路径与沙箱路径并不是1:1的映射关系,沙箱路径总是少于系统进程视角可见的物理路径。有些调试进程视角下的物理路径在对应的应用沙箱目录是无法找到的,而沙箱路径总是能够找到其对应的物理路径。(这一个有什么影响???)
图2 应用沙箱路径(不同权限与角色的进程下可见的文件路径不同)
notion image

应用文件目录与应用文件路径

如前文所述,“应用沙箱目录”内分为两类:应用文件目录和系统文件目录
系统文件目录对应用的可见范围由HarmonyOS系统预置,开发者无需关注。
在此主要介绍应用文件目录,如下图所示。应用文件目录下某个文件或某个具体目录的路径称为应用文件路径。应用文件目录下的各个文件路径,具备不同的属性和特征。
图3 应用文件目录结构图
notion image
  1. 一级目录data/:代表应用文件目录。
  1. 二级目录storage/:代表本应用持久化文件目录。
  1. 三级目录el1/、el2/:代表不同文件加密类型。
      • el1,设备级加密区:设备开机后即可访问的数据区。
      • el2,用户级加密区:设备开机后,需要至少一次解锁对应用户的锁屏界面(密码、指纹、人脸等方式或无密码状态)后,才能够访问的加密数据区。
      应用如无特殊需要,应将数据存放在el2加密目录下,以尽可能保证数据安全。但是对于某些场景,一些应用文件需要在用户解锁前就可被访问,例如时钟、闹铃、壁纸等,此时应用需要将这些文件存放到设备级加密区(el1)。切换应用文件加密类型目录的方法请参见获取和修改加密分区
  1. 四级、五级目录:
    1. 通过ApplicationContext可以获取base下的files、cache、preferences、temp、distributedfiles等目录的应用文件路径,应用全局信息可以存放在这些目录下。
      通过UIAbilityContext、AbilityStageContext、ExtensionContext可以获取hap级别应用文件路径。HAP信息可以存放在这些目录下,存放在此目录的文件会跟随HAP的卸载而删除,不会影响app级别目录下的文件。在开发态,一个应用包含一个或者多个HAP,详见Stage模型应用程序包结构
      Context上下文获取及上述应用文件路径的获取,详见应用上下文Context
      说明
      • 禁止直接使用上图中四级目录之前的目录名组成的路径字符串,否则可能导致后续应用版本因应用文件路径变化导致不兼容问题。
      • 应通过Context属性获取应用文件路径,包括但不限于上图中绿色背景的路径。
      应用文件路径具体说明及生命周期如下表所示。
      目录名
      Context属性名称
      类型
      说明
      bundle
      bundleCodeDir
      安装文件路径
      应用安装后的app的hap资源包所在目录;随应用卸载而清理。
      base
      NA
      本设备文件路径
      应用在本设备上存放持久化数据的目录,子目录包含files/、cache/、temp/和haps/;随应用卸载而清理。
      database
      databaseDir
      数据库路径
      应用在el1加密条件下存放通过分布式数据库服务操作的文件目录;随应用卸载而清理。
      distributedfiles
      distributedFilesDir
      分布式文件路径
      应用在el2加密条件下存放分布式文件的目录,应用将文件放入该目录可分布式跨设备直接访问;随应用卸载而清理。
      files
      filesDir
      应用通用文件路径
      应用在本设备内部存储上通用的存放默认长期保存的文件路径;随应用卸载而清理。
      cache
      cacheDir
      应用缓存文件路径
      应用在本设备内部存储上用于缓存下载的文件或可重新生成的缓存文件的路径,应用cache目录大小超过配额或者系统空间达到一定条件,自动触发清理该目录下文件;用户通过系统空间管理类应用也可能触发清理该目录。应用需判断文件是否仍存在,决策是否需重新缓存该文件。
      preferences
      preferencesDir
      应用首选项文件路径
      应用在本设备内部存储上通过数据库API存储配置类或首选项的目录;随应用卸载而清理。详见通过用户首选项实现数据持久化。
      temp
      tempDir
      应用临时文件路径
      应用在本设备内部存储上仅在应用运行期间产生和需要的文件,应用退出后即清理。
      对于上述各类应用文件路径,常见使用场景如下:
      • 安装文件路径
        • 可以用于存储应用的代码资源数据,主要包括应用安装的HAP资源包、可重复使用的库文件以及插件资源等。此路径下存储的代码资源数据可以被用于动态加载。
      • 数据库路径
        • 仅用于保存应用的私有数据库数据,主要包括数据库文件等。此路径下仅适用于存储分布式数据库相关文件数据。
      • 分布式文件路径
        • 可以用于保存应用分布式场景下的数据,主要包括应用多设备共享文件、应用多设备备份文件、应用多设备群组协助文件。此路径下存储这些数据,使得应用更加适合多设备使用场景。
      • 应用通用文件路径
        • 可以用于保存应用的任何私有数据,主要包括用户持久性文件、图片、媒体文件以及日志文件等。此路径下存储这些数据,使得数据保持私有、安全且持久有效。
      • 应用缓存文件路径
        • 可以用于保存应用的缓存数据,主要包括离线数据、图片缓存、数据库备份以及临时文件等。此路径下存储的数据可能会被系统自动清理,因此不要存储重要数据。
      • 应用首选项文件路径
        • 可以用于保存应用的首选项数据,主要包括应用首选项文件以及配置文件等。此路径下仅适用于存储小量数据。
      • 应用临时文件路径
        • 可以用于保存应用的临时生成的数据,主要包括数据库缓存、图片缓存、临时日志文件、以及下载的应用安装包文件等。此路径下存储使用后即可删除的数据。

应用文件访问与管理

应用文件访问

应用需要对应用文件目录下的应用文件进行查看、创建、读写、删除、移动、复制、获取属性等访问操作,下文介绍具体方法。
接口说明
开发者通过基础文件操作接口(ohos.file.fs)实现应用文件访问能力,主要功能如下表所示。
接口名
功能
接口类型
支持同步
支持异步
access
检查文件是否存在
方法
close
关闭文件
方法
copyFile
复制文件
方法
createStream
基于文件路径打开文件流
方法
listFile
列出文件夹下所有文件名
方法
mkdir
创建目录
方法
moveFile
移动文件
方法
open
打开文件
方法
read
从文件读取数据
方法
rename
重命名文件或文件夹
方法
rmdir
删除整个目录
方法
stat
获取文件详细属性信息
方法
unlink
删除单个文件
方法
write
将数据写入文件
方法
Stream.close
关闭文件流
方法
Stream.flush
刷新文件流
方法
Stream.write
将数据写入流文件
方法
Stream.read
从流文件读取数据
方法
File.fd
获取文件描述符
属性
-
-
OpenMode
设置文件打开标签
属性
-
-
Filter
设置文件过滤配置项
类型
-
-
开发示例
在对应用文件开始访问前,开发者需要获取应用文件路径。以从UIAbilityContext获取HAP级别的文件路径为例进行说明,UIAbilityContext的获取方式请参见获取UIAbility的上下文信息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操作示例。
新建并读写一个文件
以下示例代码演示了如何新建一个文件并对其读写。
读取文件内容并写入到另一个文件
以下示例代码演示了如何从一个文件读写内容到另一个文件。
说明
使用读写接口时,需注意可选项参数offset的设置。对于已存在且读写过的文件,文件偏移指针默认在上次读写操作的终止位置。
以流的形式读写文件
以下示例代码演示了如何使用流接口进行文件读写:
说明
使用流接口时,需注意流的及时关闭。同时流的异步接口应严格遵循异步接口使用规范,避免同步、异步接口混用。流接口不支持并发读写。
查看文件列表
以下示例代码演示了如何查看文件列表:

应用文件上传下载

应用可以将应用文件上传到网络服务器,也可以从网络服务器下载网络资源文件到本地应用文件目录。
(1)上传应用文件
开发者可以使用上传下载模块(ohos.request)的上传接口将本地文件上传。文件上传过程使用系统服务代理完成。
说明
当前上传应用文件功能,仅支持上传应用缓存文件路径(cacheDir)下的文件。
使用上传下载模块接口,需申请相关权限:ohos.permission.INTERNET。
以下示例代码演示了如何将应用缓存文件路径下的文件上传至网络服务器。
(2)下载网络资源文件至应用文件目录
开发者可以使用上传下载模块(ohos.request)的下载接口将网络资源文件下载到应用文件目录。对已下载的网络资源文件,开发者可以使用基础文件IO接口(ohos.file.fs)对其进行访问,使用方式与应用文件访问一致。文件下载过程使用系统服务代理完成。
说明
当前网络资源文件仅支持下载至应用文件目录
使用上传下载模块接口,需申请相关权限:ohos.permission.INTERNET。
以下示例代码演示了如何将网络资源文件下载到应用文件目录:

应用及文件系统空间统计

在系统中,可能出现系统空间不够或者cacheDir等目录受系统配额限制等情况,需要应用开发者关注系统剩余空间,同时控制应用自身占用的空间大小。
接口说明
API的详细介绍请参见ohos.file.statvfsohos.file.storageStatistics
表1 文件系统空间和应用空间统计
模块
接口名
功能
@ohos.file.storageStatistics
getCurrentBundleStats
获取当前应用的存储空间大小(单位为Byte)。
@ohos.file.statvfs
getFreeSize
获取指定文件系统的剩余空间大小(单位为Byte)。
@ohos.file.statvfs
getTotalSize
获取指定文件系统的总空间大小(单位为Byte)。
表2 应用空间统计
BundleStats属性
含义
统计路径
appSize
应用安装文件大小(单位为Byte)
应用安装文件保存在以下目录: /data/storage/el1/bundle
cacheSize
应用缓存文件大小(单位为Byte)
应用的缓存文件保存在以下目录: /data/storage/el1/base/cache /data/storage/el1/base/haps/entry/cache /data/storage/el2/base/cache /data/storage/el2/base/haps/entry/cache
dataSize
应用文件存储大小(除应用安装文件和缓存文件)(单位为Byte)
应用文件由本地文件、分布式文件以及数据库文件组成。 本地文件保存在以下目录(注意缓存文件目录为以下目录的子目录): /data/storage/el1/base /data/storage/el2/base 分布式文件保存在以下目录: /data/storage/el2/distributedfiles 数据库文件保存在以下目录: /data/storage/el1/database /data/storage/el2/database
开发示例
  • 获取文件系统数据分区剩余空间大小。
  • 获取当前应用的存储空间大小。

向应用沙箱推送文件

开发者在应用开发调试时,可能需要向应用沙箱下推送一些文件以期望在应用内访问或测试,此时有两种方式:
  1. 可以通过DevEco Studio向应用安装路径中放入目标文件,详见应用安装资源访问
  1. 在具备设备环境时,可以使用另一种更为灵活的方式,通过hdc工具来向设备中应用沙箱路径推送文件。即本文介绍的内容。
但是hdc shell看到的调试进程下的文件路径与应用视角的应用沙箱路径不同,开发者需要先了解如下路径映射关系。
应用沙箱路径和调试进程视角下的真实物理路径
在应用沙箱路径下读写文件,经过映射转换,实际读写的是在hdc进程视角下看到真实物理路径中的应用文件,其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应用沙箱路径
调试进程(hdc)视角下的实际路径
说明
/data/storage/el1/bundle
/data/app/el1/bundle/public/<PACKAGENAME>
应用安装包目录
/data/storage/el1/base
/data/app/el1/<USERID>/base/<PACKAGENAME>
应用el1级别加密数据目录
/data/storage/el2/base
/data/app/el2/<USERID>/base/<PACKAGENAME>
应用el2级别加密数据目录
/data/storage/el1/database
/data/app/el1/<USERID>/database/<PACKAGENAME>
应用el1级别加密数据库目录
/data/storage/el2/database
/data/app/el2/<USERID>/database/<PACKAGENAME>
应用el2级别加密数据库目录
/data/storage/el2/distributedfiles
/mnt/hmdfs/<USERID>/account/merge_view/data/<PACKAGENAME>
应用el2加密级别有帐号分布式数据融合目录
开发示例
以应用包com.ohos.example为例,如果是在example的应用沙箱路径“/data/storage/el1/bundle”下读写文件,从上表可知,对应的真实物理路径为“/data/app/el1/bundle/public/<PACKAGENAME>”,即“/data/app/el1/bundle/public/com.ohos.example”。
推送命令示例如下:
切换应用沙箱视角
在调试过程中,如果权限不对或文件不存在,开发者需要从调试进程视角切换为应用视角,以便直观分析权限及文件目录问题。视角切换命令如下:
执行完成后,即切换到了应用视角,该视角下的目录路径为应用沙箱路径,可以去排查沙箱路径相关问题。

应用文件分享

应用文件分享是应用之间通过分享URI(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或文件描述符FD(File Descriptor)的方式,进行文件共享的过程。由于FD分享的文件关闭FD后,无法再打开分享文件,因此不推荐使用,本文重点介绍URI分享方式。
  • 基于URI分享方式,应用可分享单个文件,通过ohos.app.ability.wantConstant的wantConstant.Flags接口以只读或读写权限授权给其他应用。应用可通过ohos.file.fs的open()接口打开URI,并进行读写操作。当前OpenHarmony API 9仅支持临时授权,分享给其他应用的文件在被分享应用退出时权限被收回。
  • 基于FD分享方式,应用可分享单个文件,通过ohos.file.fs的open接口以指定权限授权给其他应用。应用从Want中解析拿到FD后可通过ohos.file.fs的读写接口对文件进行读写。
开发者可以使用相关接口,分享文件给其他应用使用其他应用分享的文件
文件URI规范
文件URI的格式为:
格式为file://<bundleName>/<path>
  • file:文件URI的标志。
  • bundleName:该文件资源的属主。
  • path:文件资源在应用沙箱中的路径。
分享文件给其他应用
在分享文件给其他应用前,开发者需要先获取应用文件路径
1、获取文件在应用沙箱中的路径,并转换为文件URI。
2、设置获取文件的权限以及选择要分享的应用。
分享文件给其他应用需要使用startAbility()接口,将获取到的URI填充在want的参数uri中,标注URI的文件类型,type字段可参考Want属性,并通过设置want的flag来设置对应的读写权限,action字段配置为"ohos.want.action.sendData"表示进行应用文件分享,开发示例如下。
说明
写权限分享时,同时授予读权限。
使用其他应用分享的文件
被分享应用需要在module.json5配置文件的actions标签的值配置为"ohos.want.action.sendData",表示接收应用分享文件,配置uris字段,表示接收URI的类型,即只接收其他应用分享该类型的URI,如下表示本应用只接收scheme为file,类型为txt的文件,示例如下。
被分享方的UIAbility被启动后,可以在其onCreate()或者onNewWant()回调中获取传入的Want参数信息。
通过接口want的参数获取分享文件的URI,获取文件URI后通过fs.open()接口打开文件,获取对应的file对象后,可对文件进行读写操作。

用户文件


用户文件概述

用户文件:文件所有者为登录到该终端设备的用户,包括用户私有的图片、视频、音频、文档等。
  1. 用户文件存放在用户目录下,归属于该设备上登录的用户。
  1. 用户文件存储位置主要分为内置存储、外置存储
  1. 应用对用户文件的创建、访问、删除等行为,需要提前获取用户授权,或由用户操作完成。
HarmonyOS提供用户文件访问框架,用于开发者访问和管理用户文件,将在下文详细介绍。

用户文件存储位置

内置存储
内置存储,是指用户文件存储在终端设备的内部存储设备(空间)上。内置存储设备无法被移除。内置存储的用户文件主要有:
  • 用户特有的文件:这部分文件归属于登录该设备的用户,不同用户登录后,仅可看到该用户自己的文件。按照这些文件的特征/属性,以及用户/应用的使用习惯,可分为:
    • 图片/视频类媒体文件
      • 所具有的特征包括拍摄时间、地点、旋转角度、文件宽高等信息,以媒体文件的形式存储在系统中,通常是以所有文件、相册的形式对外呈现,不会展示其在系统中存储的具体位置。
    • 音频类媒体文件
      • 所具有的特征包括所属专辑、音频创作者、持续时间等信息,以媒体文件的形式存储在系统中,通常会以所有文件、专辑、作家等形式对外部呈现,不会展示其在系统中存储的具体位置。
    • 其他文件(统称为文档类文件)
      • 以普通文件的形式存储在系统中,该类文件既包括普通的文本文件、压缩文件等,又包括以普通文件形式存储的图片/视频、音频文件,该类文件通常是以目录树的形式对外展示。
  • 多用户共享的文件:用户可以通过将文件放在共享文件区,实现多个用户之间文件的共享访问。
    • 共享文件区的文件,也是以普通文件的形式存储在系统中,以目录树的形式对外展示
外置存储
外置存储,是指用户文件存储在外置可插拔设备上(如SD卡、U盘等)。外置存储设备上的文件,和内置存储设备共享区文件一样,可以被所有登录到系统中的用户看到。
外置存储设备具备可插拔属性,因此系统提供了设备插拔事件的监听及挂载功能,用于管理外置存储设备,当前仅对系统应用开放。
外置存储设备上的文件,全部以普通文件的形式呈现,和内置存储设备上的文档类文件一样,采用目录树的形式对外展示。

用户文件访问框架

用户文件访问框架(File Access Framework)是一套提供给开发者访问和管理用户文件的基础框架。该框架依托于HarmonyOS的ExtensionAbility组件机制,提供了一套统一访问用户文件的方法和接口。
图1
用户文件访问框架示意图
notion image
  • 应用(即图中的文件访问客户端)若需访问用户文件,如选择一张照片或保存多个文档等,可以通过拉起“文件选择器应用”来实现。
  • HarmonyOS系统预置了文件选择器应用FilePicker和文件管理器应用FileManager。
    • FilePicker:系统预置应用,提供文件访问客户端选择和保存文件的能力,且不需要配置任何权限。FilePicker的使用指导请参见选择用户文件
    • FileManager:系统预置应用,终端用户可通过系统文件管理器实现查看文件、修改文件、删除文件(目录)、重命名文件(目录)、移动文件(目录)、创建文件(目录)等操作。
  • File Access Framework(用户文件访问框架)的主要功能模块如下:
    • File Access Helper:提供给文件管理器和文件选择器访问用户文件的API接口,应用不可直接调用。
    • File Access ExtensionAbility:提供文件访问框架能力,由内卡文件管理服务UserFileManager和外卡文件管理服务ExternalFileManager组成,实现对应的文件访问功能。

选择与保存用户文件(FilePicker)

具体实现示例见官网。

选择用户文件

终端用户有时需要分享、保存一些图片、视频等用户文件,开发者需要在应用中支持此类使用场景。此时,开发者可以使用HarmonyOS系统预置的文件选择器(FilePicker),实现用户文件选择及保存能力。
根据用户文件的常见类型,文件选择器(FilePicker)分别提供以下接口:

保存用户文件

在从网络下载文件到本地、或将已有用户文件另存为新的文件路径等场景下,需要使用FilePicker提供的保存用户文件的能力。
对音频、图片、视频、文档类文件的保存操作类似,均通过调用对应picker的save()接口并传入对应的saveOptions来实现。

分布式文件系统


分布式文件系统概述

分布式文件系统(hmdfs,HarmonyOS Distributed File System)提供跨设备的文件访问能力,适用于如下场景:
  • 两台设备组网,用户可以利用一台设备上的编辑软件编辑另外一台设备上的文档。
  • 平板保存的音乐,车载系统直接可见并可播放。
  • 户外拍摄的照片,回家打开平板直接访问原设备拍摄的照片。
hmdfs在分布式软总线动态组网的基础上,为网络上各个设备结点提供一个全局一致的访问视图,支持开发者通过基础文件系统接口进行读写访问,具有高性能、低延时等优点。

分布式文件系统架构

notion image
  • distributedfile_daemon:主要负责设备上线监听、通过软总线建立链路,并根据分布式的设备安全等级执行不同的数据流转策略
  • hmdfs:实现在内核的网络文件系统,包括缓存管理、文件访问、元数据管理和冲突管理等。
    • 缓存管理
      • 设备分布式组网后,hmdfs提供文件的互访能力,但不会主动进行文件数据传输和拷贝。如果应用需要将数据保存到本地,需主动拷贝
      • hmdfs保证Close-to-Open的一致性,即一端写关闭后,另外一端可以读取到最新数据,不保证文件内容的实时一致性
      • 数据在远端写入,但是由于网络原因未及时回刷,文件系统会在下次网络接入时回刷本地,但是如果远端已修改则无法回刷
    • 文件访问
      • 文件访问接口与本地一致(ohos.file.fs)。
      • 如果文件在本地,则堆叠访问本地文件系统。
      • 如果文件在其他设备,则同步网络访问远端设备文件。
        • 说明
          symlink:不支持。
    • 元数据管理
      • 分布式组网下,文件一端创建、删除、修改,另一端可以“立即”查看到最新文件,看到速度取决于网络情况。
      • 远端设备离线后,该设备数据将不再在本端设备呈现。但由于设备离线的感知具有延迟,可能会造成部分消息4s超时,因此开发者需要考虑接口的网络超时或一些文件虽然可以看到,但实际设备可能已离线的场景。
    • 冲突处理(难理解,可以找一些例子加强一下)
      • 本地与远端冲突 ,远端文件被重命名,看到的同名文件是本地同名文件,远端文件被重命名。
      • 远端多个设备冲突,以接入本设备ID为顺序,显示设备ID小的同名文件,其他文件被依次重命名。
      • 如果组网场景,目录树下已经有远端文件,创建同名文件,提示文件已存在。
      • 冲突文件显示_conflict_dev后依次加id,id从1自动递增。
      • 同名目录之间仅融合不存在冲突,文件和远端目录同名冲突,远端目录后缀加_remote_directory。

设置分布式文件数据等级

不同设备本身的安全能力差异较大,一些小的嵌入式设备安全能力远弱于平板等设备类型。用户或者应用不同的文件数据有不同安全诉求,例如个人的健康信息和银行卡信息等不期望被弱设备读取。因此,HarmonyOS提供一套完整的数据分级、设备分级标准,并针对不同设备制定不同的数据流转策略,具体规则请参见数据、设备安全分级。(根据安全分级指定不同的数据流转策略。其中分布式文件系统的安全分级默认为3S,可主动设置)

接口说明

API详细介绍请参见ohos.file.securityLabel
接口名
功能
接口类型
支持同步
setSecurityLabel
设置文件安全标签
方法
getSecurityLabel
获取文件安全标签
方法
注意
1. 对于不满足安全等级的文件,跨设备仍然可以看到该文件,但是无权限打开访问该文件
2. 分布式文件系统的数据等级默认为S3,应用可以主动设置文件的安全等级。

开发示例

获取通用文件沙箱路径,并设置数据等级标签。示例中的context的获取方式请参见获取UIAbility的上下文信息

跨设备文件访问

分布式文件系统为应用提供了跨设备文件访问的能力,开发者在多个设备安装同一应用时,通过基础文件接口,可跨设备读写其他设备该应用分布式文件路径(/data/storage/el2/distributedfiles/)下的文件。
例如:多设备数据流转的场景,设备组网互联之后,设备A上的应用可访问设备B同应用分布式路径下的文件,当期望应用文件被其他设备访问时,只需将文件移动到分布式文件路径即可。

开发步骤

1. 完成分布式组网。首先将需要进行跨设备访问的设备连接到同一局域网中,同帐号认证完成组网。
2. 访问跨设备文件。同一应用不同设备之间实现跨设备文件访问,只需要将对应的文件放在应用沙箱的分布式文件路径即可。(个人理解:类似于虚拟机和本机的共享文件夹)
设备A上在分布式路径下创建测试文件,并写入内容。示例中的context的获取方式请参见获取UIAbility的上下文信息
1. 完成分布式组网。
首先将需要进行跨设备访问的设备连接到同一局域网中,同帐号认证完成组网。
2. 访问跨设备文件。
同一应用不同设备之间实现跨设备文件访问,只需要将对应的文件放在应用沙箱的分布式文件路径即可。
设备A上在分布式路径下创建测试文件,并写入内容。示例中的context的获取方式请参见获取UIAbility的上下文信息
设备B上在分布式路径下读取测试文件。
 
接口:内存储器及其接口编程赛理论试题要点解析(一)
Loading...
Koreyoshi
Koreyoshi
一个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
Latest posts
软件测试:集成测试
2025-3-25
软件测试:控制流测试
2025-3-25
软件测试:系统测试
2025-3-25
软件测试:数据流测试
2025-3-25
软件测试:测试驱动开发
2025-3-25
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的概念和记号
2025-3-24
Announcement
🎉写给自己的2025心愿🎉
保研
国奖
完善博客
学一门乐器
发表一篇论文
拍摄人生照片
去3个城市旅游
专业课知识视频
拍摄毕业季视频
----- 2025 ------
👏希望我们一起变好👏